關鍵詞:滇金絲猴 全雄單元 相互理毛 衛生功能假說 社會功能假說
摘要:2016年6-8月,對云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個人工輔助投食的滇金絲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中的全雄單元個體采用焦點動物觀察法和全事件行為記錄法觀察其相互理毛行為。記錄理毛雙方性別年齡、時間、回合數和理毛姿勢等數據。研究結果表明:調查共記錄理毛回合數1099次。滇金絲猴全雄單元個體間理毛的平均時間為5.5min。在整個記錄的過程中,最長的理毛時長為10.4min,最短為0.2min;在整個相互理毛行為過程中,相互理毛主要集中在自身不能自理的部位;相互理毛以同向而坐為主,趴和躺也是它們相對喜歡的舒適姿勢。就新遷入全雄單元的個體而言,由于等級地位低下,相對來說為理毛發起和回報都較少。滇金絲猴全雄單元個體之間相互理毛行為在理毛時間、理毛部位和理毛姿勢上存在的顯著差異,表明其相互理毛行為符合衛生功能假說與社會功能假說。
普洱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論文為科研課題、項目成果的,需注明課題、項目名稱,并在同括號內填寫課題或項目編號,如為多項課題、項目成果應依次列卅,以分號分隔。
{2}作者應保證對作品擁有合法的著作權。本刊不承擔由于作者的著作權糾紛所帶來的任何連帶責任。
{3}文章標題:簡明扼要,主題突出,一般不超過20個字。有副標題的,副標題隔行起排。
{4}參考文獻的引用應遵循合理、正確、充分的原則,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應把握參考文獻引用的相關性,把好量和度,鼓勵優先引用近5年內公開發表文獻。
{5}關鍵詞選詞要規范,關鍵詞數目一般 3~8個,關鍵詞之間用“;”分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