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宮頸腫瘤 放射療法 調強適形 放射治療劑量
摘要:目的探討容積旋轉調強放療(VMAT)、固定野動態調強放療(Dmlc-IMRT)以及靜態調強放療(Step&shoot-IMRT)3種技術在宮頸癌術后放療中的劑量學差異和適用性。方法選取20例宮頸癌術后病人,分別進行VMAT、Dmlc-IMRT和Step&shoot-IMRT計劃設計,通過劑量體積直方圖比較3種計劃的靶區劑量分布、適形度、均勻性、低劑量受照體積、危及器官劑量分布,記錄并比較機器跳數和治療時間。結果 VMAT和DmlcIMRT在靶區的適形度和均勻性上均優于Step&shoot-IMRT,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F=12.34、31.64,P〈0.05)。VMAT的低劑量受照體積較Dmlc-IMRT和Step&shoot-IMRT略有增加,但差異無顯著性。小腸和膀胱等危及器官的劑量分布,Dmlc-IMRT總體低于VMAT和Step&shoot-IMRT,計劃質量較高。VMAT計劃的治療時間較Step&shoot-IMRT計劃減少了49%,較Dmlc-IMRT計劃減少了35%。結論 VMAT計劃質量可以達到或優于Step&shoot-IMRT計劃質量,較另兩種計劃極大縮短了治療時間,適用于長時間放療過程中控制力差的病人和繁忙的放療中心。當采用Step&shoot-IMRT技術難以確保計劃質量時,換用Dmlc-IMRT技術,基本可以優化所有劑量評價參數。
齊魯醫學雜志要求:
{1}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2}稿件要求觀點明確、立論新穎、論據可靠、語言規范通達,且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
{3}網上下載的電子文獻信息為[J/OL]、[EB/OL]、[M/OL]等,后面需注明下載日期。中文文獻以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為序,外文文獻以作者姓氏的字母為序,同一作者的不同篇目以出版年份為序。
{4}摘要:應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陳述文章重要內容,以 300 字左右為宜,用第三人稱書寫。
{5}稿件作者的署名之下標注每個作者的工作單位全稱及所在地的省或直轄市或自治區的地名、郵政編碼,同時附英文翻譯。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