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愛情 公民友愛 親親之愛 道德治理
摘要:愛情是生理現象與社會現象的結合,愛情滋養心靈和智慧、培養追求美德的傾向.愛情中的善意會遷移到非愛情生活情景中去并產生友愛效果.主體的愛情生活體驗從自我為中心的、非理性、激情高尤的情感狀態,到具有理性化的愛情認知是人成為道德成熟的成年公民的基本鍛煉過程.從歷史的維度看,愛情對象的選擇從以門第、聲望和社會地位等社會資本為依據,到轉向基于雙方愛好、興趣等個性化的特征和主體性品質,體現了愛情對人的解放性潛質.愛情生活是互為良師的生活化的教育,愛情具有友誼之根,它還是政治的重要起點,愛情之中包含的體諒、信任和團結的價值和德性實踐要求都是基本的公民美德.青年的愛情教育不能僅依靠社會學習,它應在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愛情觀教育是建構青年道德治理體系的重要方面.
青少年研究雜志要求:
{1}如果文章有基金項目,必須注明基金項目的名稱和編號。
{2}來稿應為尚未公開發表的文章,論文要求必須原創,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練,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3}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其他相關注釋可用腳注在當頁標注。
{4}摘要不應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出現過的信息,不需要背景或知識性的介紹,不要把引言和結論中敘述性的內容,以及學科領域內常識性的內容寫入摘要,也不要有自我評價的語句。
{5}文稿首頁頁腳處注明投稿日期和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E-mail)。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