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文化場所 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傳統敘事 手工藝品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么?看上去這已經不是問題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已經給出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如果要靠這樣的定義去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是難以把握的,該定義沒有解釋何以“視其為文化遺產組成部分”,因此社會實踐、觀念表述等都是泛泛而談。
群言雜志要求:
{1}來稿若為基金資助項目,請注明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及編號。
{2}任何來稿視為作者、譯者已經閱讀或知悉并同意本啟事的規定。編輯部將在接獲來稿一個月內向作者發出稿件處理通知,其間歡迎作者向編輯部查詢。
{3}使用圖、表應簡潔明了,圖和表中的文字請設定為可修改狀態,圖片請盡量提供300dpi以上的清晰大圖,圖、表請注明名稱、來源。
{4}注釋和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后,不作頁注和文內夾注。注釋和參考文獻采用流水編號,前后重復出現采用不同編號。
{5}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