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高緯阻塞形勢 低頻振蕩 急流 水汽輸送
摘要:2017年8月下旬至10月中旬河南發生了近14a來罕見秋季連陰雨過程。利用1961—2017年河南省地面氣候整編資料和NCEP/NCAR再分析資料,采用相關分析法、T檢驗、小波分析及帶通濾波等方法,對此次連陰雨過程的大氣環流特點進行分析。結果表明:2017年秋季河南連陰雨期間,烏拉爾山高壓脊、貝加爾湖低槽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同期偏強且長時間維持;東歐和里海—巴爾喀什湖兩個地區是此次連陰雨過程的上游關鍵區域,東歐地區大氣環流具有準雙周到30d的振蕩周期,里海—巴爾喀什湖地區具有4—8d的振蕩周期。東亞200hPa急流軸東西跨度和急流核的極大風速較常年同期偏大;急流區西南部的輻散區在河南上空有抽吸作用,有利于降水的發生;高空急流緯向風速有三次加強過程,與三次連陰雨過程相對應。在不同的連陰雨階段水汽輸送源地和輸送通道不同,三個階段的水汽來源分別為印度洋、中國南海和西太平洋。
氣象與環境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請在文末注明作者簡介,聯系方式,以便及時聯系。
{2}本刊不接受已正式出版,以及一稿數投的論文。邀請論文不在此限。對于侵犯他人版權或者其他權益的文稿,本刊概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
{3}“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4}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位于文尾,按首字的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序,用序號[1]、[2]、[3]、[4]……標示,若只有一個參考文獻,則文獻前不加序號。
{5}關鍵詞:選取能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詞語3-5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