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勞動力再生產 共享發展 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 生存資料和發展資料
摘要:勞動力再生產是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順利進行是社會運行與發展的基礎。在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情況下,勞動力再生產所需生存資料和發展資料的價值決定了勞動力的價值,進而決定了勞動者的必要勞動時間。生存資料和發展資料的范圍和質量是不斷變化的,這導致了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之間的相互轉化,其中,剩余勞動向必要勞動的轉化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共享。而在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不存在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的分化,所有的社會勞動都是必要勞動。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主義共享就是促進國家掌握的一部分必要生活資料在全國范圍內的平衡分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既存在公有制經濟又存在非公有制經濟,要在勞動力再生產過程中貫徹共享理念,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生產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二是大力提高我國落后地區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數量和質量。
人文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位(學歷),工作單位(全稱),職稱,研究方向。另請隨文附上聯系電話、電子郵箱、詳細通訊地址、郵編等。
{2}主題明確,結構合理;層次清晰,邏輯性強;表述簡潔,文字通順。
{3}標點符號:執行《GBT15834-2011標點符號用法》規定。
{4}來稿所關涉的課題及向有關人員表示的謝忱等內容,應以腳注①的形式標在正文首頁下方,同時注明課題的批準編號。
{5}若需列出項目資助相關內容,均置于首頁底部,并于論文題目后標出星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