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低場核磁共振 魚糜 食鹽 水分狀態
摘要:以金鯧魚、草魚(均為白肉魚)和鰹魚、鮐魚(均為紅肉魚)為原料,利用低場核磁共振技術測定食鹽添加量對魚糜凝膠過程中水分狀態的影響,探討4種魚糜不同凝膠階段水分狀態的變化。結果表明:食鹽添加量對4種魚糜凝膠過程的水分狀態存在顯著影響;金鯧魚與草魚及鰹魚與鮐魚的魚糜凝膠各階段的水分狀態變化趨勢相似;食鹽添加量對同種魚糜凝膠過程中的水分分布無影響,其主要影響水分的弛豫時間;水分遷移的變化與魚種肌球蛋白(鹽溶性蛋白)種類及其熱穩定性有關;4種魚糜凝膠過程中水分狀態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反映出凝膠溫度及食鹽添加量對魚糜凝膠結構的影響,導致不同魚種魚糜凝膠質量的差異性。
肉類研究雜志要求:
{1}來稿作者不能超過3人,通訊作者請另注明。
{2}稿件需附作者單位推薦信,注明單位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
{3}題名簡明、具體、確切,概括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4}參考文獻附于文末,為近5年內作者閱讀過的主要文獻,由作者對照原文核實,依文中出現先后為序,并在文中引用處右上角標以帶方括號的數字。
{5}中圖分類號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進行分類,一般標示1個分類號,多個主題的文章可標示2或3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1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