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態補償 生態補償機制 飲用水源地 于橋水庫
摘要:為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保障水源安全與水源地群眾利益,在借鑒現有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從補償主體、受償客體、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和實施機制5個方面,探討了于橋水庫飲用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分別采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法、水資源價值法、生態保護成本法和發展機會成本法對生態補償標準進行測算,提出補償標準建議。針對于橋水庫作為中轉調蓄水庫受上游來水影響較大的特點,兼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以水質達標和改善情況為主、水環境管理措施為補充的生態補償考核辦法。
人民黃河雜志要求:
{1}文中引用文獻,首次列注時需標明全部出版信息,再次列注時方可簡化。注釋按照(作家,書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第幾頁)的形式進行標注。
{2}來稿請自留底稿,稿件如不錄用,本刊恕不退稿。
{3}摘要應著重反映新內容和作者特別強調的觀點。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做為主語。
{4}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學歷,職務職稱,研究方向,郵箱等信息。
{5}論文如為基金資助項目的成果,請注明基金及項目名稱,本刊將優先錄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