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草魚 肝細胞 外泌體 分離 鑒定
摘要:外泌體是具有磷脂雙分子膜結構的納米級囊泡,能夠參與機體多種生理過程。實驗探討了草魚肝細胞外泌體的分離鑒定方法,并初步研究外泌體對草魚肝細胞中miRNAs及免疫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實驗以草魚肝細胞L8824為材料,通過超速離心獲得外泌體,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外泌體形態,采用納米顆粒示蹤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技術檢測外泌體粒徑和數量,同時利用Western blot分析其標志蛋白CD63的表達,最后用正常肝細胞和油酸誘導的脂肪肝細胞源外泌體孵育草魚肝細胞,通過Real-time qPCR技術檢測兩種不同來源的外泌體對草魚肝細胞中miR-122/33及免疫相關基因(TNF-α,NF-κB,IL-1β,IL-6和IL-10)轉錄水平的影響。結果顯示,草魚肝細胞外泌體為30~150 nm的不均勻囊泡,呈圓形或橢圓形,有完整的膜結構;外泌體標志蛋白CD63呈陽性表達;NTA技術檢測顯示外泌體囊泡占所有囊泡的50%以上;脂肪肝細胞源外泌體顯著提高了肝細胞中miR-122及炎癥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mRNA轉錄水平。研究表明,通過超速離心法可成功分離草魚肝細胞外泌體,且脂肪肝細胞源外泌體在草魚肝細胞免疫調節中可能發揮重要作用。
水產學報雜志要求:
{1}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2}文稿應具創新性、科學性、導向性、實用性。本刊將優先考慮發表視頻投稿。
{3}計量單位使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公式及中外文字符務必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等,易混淆字符第一次出現時用鉛筆注明。
{4}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做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對應處以插入腳注形式標注。
{5}正文應層次清楚,方便閱讀,行文符合規范。正文中的各級標題分別為:“1”、“1.1”、“1.1.1”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