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良渚文化 遺址 蚩尤
摘要:本文通過對良渚文化繼承與遷移的自然原因和社會原因的研究,考證了良渚文化去向有兩個:一個是向西到達寧鎮地區,所以寧鎮地區的有些遺址,如南京太崗寺句容城頭山江寧咎廟、高淳朝墩頭遺址,普遍出現崧澤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遺存;另一個方向是向北,如在花廳1987年發掘的M4、M18,部分陶器形制組合顯然具有良渚早期特點。以此為基礎,對良渚文化和蚩尤關系進一步考證,涉及蚩尤的形象和身份、蚩尤與饕餮、饕餮形象的實質、良渚部族族徽的主體獸面、良渚文化和蚩尤五個方面,論證了蚩尤就是良諸部族這一觀點,對今后探究良渚文化有所裨益。
絲綢之路雜志要求:
{1}文中所有引文請務必核對準確。
{2}來稿須文字通順,重點突出,層次清楚。需附結構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3}引證的參考文獻限于公開發表的列入,并用單字母方式標示參考文獻引用論文的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研究報告R,標準S,專利P,DB/OL-聯機網上的數據庫,其他Z)。
{4}所有作者的簡介,格式為: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職稱職務,從事的工作或研究。
{5}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