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車用鋰電池 anylogic 回收模型 仿真
摘要:如何有效回收電動汽車廢舊鋰電池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建立互聯網+技術+服務模式,基于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聯合生產者建立大型回收中心和全國性回收網絡,構建國家級信息平臺,實現電池編碼制度和各環節可追溯,對所構建網絡提出政策建議,明確各主體的責任,為電池回收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據;利用AnyLogic軟件的智能體理論對動力電池整個全生命周期建立模型,仿真分析未來10年電池累計存量及電池應用途徑等指標變化規律。仿真數據表明回收模型在建立初期投入較大,回收效率較小,中期見效明顯,后期持續平穩的增長,該模型能夠實現廢舊電池的有效循環利用。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要求:
{1}如果文章有基金項目,必須注明基金項目的名稱和編號。
{2}來稿應為“原創”“首發”,即尚未在公開出版物、互聯網上發表過的中文稿件;海外作者的優秀英文稿件譯文視同首發。
{3}同一文獻再次引證時只需標注責任者、題名、頁碼,出版信息可以省略。
{4}正文附300字左右的摘要、3~6個關鍵詞,并將標題、摘要、關鍵詞等譯成英文附文后。
{5}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詳細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若有變更請及時通知)、電子郵箱、電話和傳真號碼,以便聯絡。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