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官方編纂 地理書 上計
摘要:魏晉以來地理撰述的興起主要受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南朝有以“地點”分隸典故以展示博學的風尚,與《隋志》史部地理篇的形成有很實際的聯系。但《隋志》地理篇小序有意建構另一種地理書的發展源流,強調地方行政與文書檔案的作用。事實上,早期基于上計文書的地理撰述偏重郡縣道里人口,僅以正史地理志(州郡志)為編纂的終點,與興盛的私人地理撰述間有一定界限。隨著南朝以來官方編纂繼承學術發展成果和向更多領域擴張,隋代出現了既包含物產風俗等豐富內容,而又以上計文書為主要資料來源的官修地志。至此,官方編纂與官方目錄相配合,取得了引導地理書發展的主動權。地理書的個案是中古時代帝國官僚體制向社會文化各領域擴張的一個縮影。
史林雜志要求:
{1}通訊作者應由全體署名作者在投稿前自行確定,按照國際慣例,未標注通訊作者的論文第一作者即為通訊作者。
{2}嚴禁一稿多投、剽竊或抄襲行為,否則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負責。
{3}標題層次應分明,文中節段層次序號分別用“1”、“1.1”、“1.1.1”,一般以三級為宜。文內接排序號用圓圈碼,如①、②、③……表示。
{4}參考文獻著錄必要的、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文獻。文獻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排列,并在文中引用處標注文獻列表的序號。
{5}來稿請附中文及英文的篇名、摘要(300字以內)和關鍵詞(3-6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