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 精神分裂癥 陰性癥狀 系統綜述 meta分析
摘要:背景:陰性癥狀是精神分裂癥治療的難點之一,抗精神病藥物對其療效較差。重復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是一項新型腦皮質刺激技術,被認為是一項安全而有前景的精神障礙治療方法,近年來臨床研究及新的治療模式增多,r TMS治療陰性癥狀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需要更新。目標:探索r TMS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我們從以下數據庫搜索了相關的臨床對照試驗: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EBSCO、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維普、萬方、中國生物醫學文摘數據庫、臺灣學術文獻數據庫等數據庫,檢索時間截止于2017年1月2日。按照預先定好的納入和排除標準篩選研究文獻,提取數據后應用Rev Man 5.3和Stata 14.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納入研究進行質量評價,采用Cochrane風險評估偏倚工具評估各種偏倚的風險性。結合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系統推薦分級方法為參照標準,進行主要結局指標證據水平的分級。結果:總共檢索到3500篇文獻,最終29篇文獻納入meta分析,合計樣本量1440例。進行meta分析后發現,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合并使用r TMS可改善患者的陰性癥狀(SMD=-0.40,95%CI=-0.62--0.18)。根據Cochrane風險評估偏倚工具對療效的評估的偏倚進行評估,其中6篇研究評價為“高偏倚風險”,其它為“無法判斷”。根據GRADE分級的評估、制定和評價標準,該療效評估指標的證據質量是“中等”。r TMS治療的可接受性較好(RR=0.75,95%CI=0.49-1.15,基于28項研究的1492例樣本),但接受r TMS治療的患者出現輕微不良反應的比率更高(RR=2.20,95%CI=1.53-3.18,基于23項研究的1296例樣本)。結論: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合并使用r TMS治療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陰性癥狀,可接受性較好,不良反?
上海精神醫學雜志要求:
{1}所有表格一律使用三線表,需提交中文版并同時附表格標題的英文;表格內容應精簡,且具有自明性。
{2}文責自負。本刊所發表的文章并不代表編輯部觀點。若發表的論文引起著作權糾紛,由作者自己負責,本刊不負任何連帶責任。
{3}論文題目應簡潔、準確,不宜使用縮略詞,限定在25個漢字內。
{4}將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數量為15-20個。
{5}關鍵詞: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詞3-5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