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城市 歷史理論 城鄉分離 無產階級 市民社會
摘要:城市和市民社會生活的關系絕非清楚而單純的。馬克思認為,城市是資本主義時代的夢幻和革命的中心。由此,我們原來對于"市民社會"和"國家"的那種熟知便顯得不夠充分。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了解城市與歷史主體、城市與鄉村分離或結合的關系。因為現代城市(主要是區別于東方的西方城市)是資本積聚與社會分配、國家控制與市民自主性沖突的焦點,所以一旦人與人處于城市集居狀態中的聯合,就會不斷預期權力中心的形成,盡管每一個中心也都在進行自我瓦解。對市民來說,他們的生活條件雖然是共同的,但真正說來卻是不以每一個人為轉移的,這是他們希望在城市中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必然受阻的階級根源。從社會文化批判角度看,文化人與大城市生活的緊張關系是最為凸顯的。馬克思更關注的不是家園意識的飄零,而是從生產的社會關系角度看無產階級與城市的疏離、城鄉分離的現實后果及根源。也許問題不僅在于我們發現城市生活的歷史認識的方法,更在于發現城市生活是我們反思整個人類歷史的本質和意義的相關視角。
社會科學輯刊雜志要求:
{1}文后注明第一作者作者簡介、郵寄地址、郵編、聯系人電話等信息。
{2}稿件必須用字規范,標點符號、計量單位、數字用法、圖表等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
{3}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4}正文: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等幾部分內容。
{5}來稿如獲得某種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請在稿件首頁下方以腳注方式注明課題來源、名稱和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