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怒江 堰塞壩 穩定性 消能率 河流下切
摘要:滇西怒江是青藏高原東緣地形急變帶內深切河流的典型代表,因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在干流形成數百個穩定堰塞壩,有效抑制了河流下切。為探究怒江堰塞壩發育及提升河床穩定性的負反饋機制,通過野外考察和衛星影像,總結了怒江干流沿程和堰塞壩地貌特征,基于地貌水力特性對堰塞壩分類,并量化評估不同類別堰塞壩的穩定性和消能率特征。研究結果表明,怒江干流的堰塞壩分布密度較高,且與單寬水流能量正相關。干流堰塞壩可分為崩塌滑坡(崩滑)堰塞壩與泥石流堰塞壩。崩滑堰塞壩可在特大洪水中保持穩定,泥石流堰塞壩則可在一般性洪水中穩定。兩類堰塞壩的消能率接近自然階梯-深潭結構。崩滑堰塞壩消能率隨單寬水流能量增大而提高,而泥石流堰塞壩則因較大的河谷橫向空間汛期單寬水流能量增長較慢。干流堰塞壩的穩定性和消能特點均與當地單寬水流能量特點匹配,從而持久高效地消耗水流能量,提升河床整體穩定性。
水利學報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名稱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網上投稿成功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
{3}各層次標題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層次連續編碼,一級標題使用1,2,3……;二級標題使用1.1,1.2,1.3……;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
{4}摘要應具有獨立性,應該是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應有邏輯順序;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句型應力求簡單,少用或不用長句。
{5}文稿首頁頁腳處注明投稿日期和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E-mail)。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