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數據 公共服務需求 精準識別
摘要:'讓數據產生價值'是信息化、智慧化時代公共部門服務創新的重要方式和路徑之一。大數據分析對于公共服務需求識別的意義和價值,并不僅僅停留在信息技術層面,除了能夠以較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方式獲得海量社會成員行為和狀態數據,降低統計誤差、提高需求辨識的精準度以外,對數據的結構化改造和關聯性挖掘還能夠發現社會個體乃至群體的行為軌跡及特征,揭示其中的一致性規律,并預測服務需求,提高決策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從社會層面進一步來說,信息溝通技術的廣泛使用,能將公民、社會組織、市場組織都整合到公共服務的共同生產過程中來,提高社會成員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互動交流與體驗感,進而提升公共服務績效和政府信任度,乃至催生創新政策和服務的新知與理念。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附于正文之后,所列文獻應與文內相對應。
{2}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1個月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
{3}文中圖表要精選,應有圖序、圖題和表序、表題。插圖要求內容真實且標注明確,數據要與文中表述一致。表格要求表述簡潔,一般采用三線表。
{4}來稿請詳細注明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歷,職稱,研究方向,單位、科室、郵編、地址、聯系方式(電話或郵件)。
{5}關鍵詞:體現文章主要內容的術語詞,每篇3-5個為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