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革命根據地 審計監督制度 國家審計 審計全覆蓋 國家治理
摘要:革命根據地審計監督制度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審計事業的重要歷史源泉,對其的建設亦是中國共產黨進行根據地經濟、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1940—1949年,在中共不懈努力下,晉綏革命根據地已建立起相對獨立的審計機構和審計監督制度,并厲行依法審計。根據地審計監督制度具有廣泛性、獨立性和權威性等特點。不可否認,根據地審計監督制度存在歷史局限性。但總體來看,審計監督制度適應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監督了中共財政與財務制度,揭露了浪費與貪污腐敗等行為,抑制了金融波動,提高了中共政府信用,鍛煉了中共執政能力,豐富了新民主主義審計監督事業。深入研究革命根據地審計監督制度,對于探索總結黨的審計監督歷史,傳播中國審計文化,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奠定歷史基礎,做好新時代審計監督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審計與經濟研究雜志要求:
{1}來稿請另頁附作者的真實姓名、性別、學位、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等簡介信息及詳細通信地址、E-mail和電話等聯系方式。
{2}請勿一稿多投,三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可另行處理。
{3}題名與標題以最恰當、簡明的詞句反映論文、報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題名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語、首字母縮寫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4}參考文獻按國家標準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
{5}關鍵詞:3 - 5 個,以“;”分開,左頂格。摘要:50 ~ 200 字,左頂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