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現象學 比較宗教學 同一感 萬物一體 愛的秩序
摘要:舍勒試圖在對一體感之本質的現象學描述和對不同文化圈中一體感現象的比較宗教學研究之間架設一座可以溝通的橋梁,但他幾乎沒有注意到古代中國的思想傳統對于宇宙同一感的討論,特別是沒有涉及宋明儒學有關“萬物一體”的思想。宋明儒者的“萬物一體”說含有形上學、體知修身學以及社會政治意涵等維度,它對于“一體感”的比較宗教學探究深富意義。根本上,舍勒的“一體感”和儒家的“萬物一體”說最終都要面對當時代的社會政治現實,都有“淑世”的精神和抱負,而且都面臨著喚醒或通達“同一感”和“萬物一體”感的要務,相較于舍勒那里略顯神秘的方式而言,儒家傳統不僅可以豐富“宇宙同一感”的理想類型(形式面),而且可以在工夫論一倫理學的層面為“重新培養出宇宙同一感”提供新的、可實踐的技藝。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