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反杜林論 暴力論 歷史唯物主義 當代價值
摘要:杜林從唯心史觀的基本觀點、立場和方法出發,認為政治暴力是社會歷史最根本的因素,政治關系是歷史上最基礎的形式,將科學的理論倒置,嚴重阻礙了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運動的發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論》“暴力論”三章中嚴厲批判了這種唯心史觀,通過論證政治制度、政治權力和國家的暴力工具取決于社會的經濟狀況和生產狀況,闡明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一唯物史觀的科學原理,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南和價值引領。唯物史觀具有永恒的時代意義和實踐價值,在當代仍然是我國進行經濟建設、鞏固國防、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武器。
實事求是雜志要求:
{1}作者身份、職稱、工作單位、通信地址及郵政編碼、電話、傳真、電子信箱等信息。
{2}本刊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如編輯部收稿后三個月內未發出用稿通知,請作者自行處理。
{3}各層次標題序數以數字連續編碼。格式為:“一、”“(一)”“1.”,其下為“(1)(2)”,再下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4}每篇論文必須列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只列公開出版物,按在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編號,在右上角用方括號注明,如[1,2,…]。
{5}中文關鍵詞標注3-5個,選詞要規范,應盡量選取專指性敘詞,避免泛指之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