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原生動物 群落結構 環境因子 湯浦水庫
摘要:為探究水庫環境因子對原生動物群落特征的影響,2016年對浙江湯浦水庫進行逐月全年采樣,從上游庫尾至下游壩前共設6個調查站位。結果表明,湯浦水庫檢出原生動物37種,隸屬5綱、18科、22屬;群落種類數呈現雙峰型,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冬季相對較低;密度年均值為1 608個/L,呈現單峰型,高峰值出現在8月,食菌功能類群在夏季占比最高,夏秋季高于春冬季。水庫縱向分布呈現種類數及密度均為上游高于中下游的特點,6月空間異質性處于最高水平。優勢種分析表明,食菌功能類群的旋回俠盜蟲(Strobilidium gyrans)、王氏似鈴殼蟲(Tintinnopsis wangi)、小筒殼蟲(Tintinnidium pusillum)及膜袋蟲(Cyclidium sp.)優勢明顯。典范對應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前置選擇發現,30個環境因子中,總氮、水溫、藻類細胞數、總硅和濁度是影響湯浦水庫原生動物群落結構的重要環境因子。Spearman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原生動物密度與藻類細胞數和水溫呈顯著正相關,而與總氮呈顯著負相關。水庫的3個雨季及6月泄洪階段,是促使夏季原生動物高峰期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營養狀況差異是造成原生動物時空分布差異的主要原因。
水生態學雜志要求:
{1}請提供詳細的作者聯系方式: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傳真、E-mail等,如以筆名發表,請注明。
{2}本刊編輯部可能對來稿作一定的修改或刪節,作者如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聲明。
{3}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稿的特定內容,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宜20個字左右。
{4}參考文獻:論文中直接或間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均需標注參考文獻。
{5}列出3~6個關鍵詞。關鍵詞三字用黑體五號字,關鍵詞內容用楷體五號字,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間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