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表土 抗剪強度 黏聚力 內摩擦角 土壤含水率
摘要:[目的]研究黃土高原農林業生產表層土壤水土流失,為該區域及其相似地區生態修復中樹種選擇及配置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楊樹+檸條喬灌混交林、楊樹純林、油松常綠針葉林和檸條灌木純林下4種不同植被群落類型下表土為對象,進行抗剪力學特性研究,并分析土壤含水率對其力學特性的影響力。[結果]在測試表土含水率2.5%~12.5%范圍內,4種不同植被類型及裸地對照樣地土壤結皮抗剪強度和黏聚力均隨著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增大的趨勢,表明在一定范圍內表土濕潤程度的增加對提高土壤表層抗蝕能力起到積極作用;4種不同植被群落類型表土抗剪強度和黏聚力的值均顯著大于裸地的值,說明水土保持的林草措施對表層土壤結構的改善起到了促進作用,從而提高了表層土壤的抗侵蝕能力;在測試含水率2.5%~12.5%范圍內隨著含水率的增加各樣地表土內摩擦角無明顯的變化規律。[結論]4種不同植被群落類型中檸條+楊樹混交林下表土抗剪強度、黏聚力總體表現最大,這也從另外一方面說明了水土保持的林草措施中營造混交林的優越性。
水土保持通報雜志要求:
{1}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部委基金資助課題及省市重大科研項目論文,請注明號碼。
{2}對錄用的稿件本刊有權酌情刪改。不同意刪改者,請在來稿中注明。
{3}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5}正文的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如“l”,“2.1”,“3.1.2”,并一律左頂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