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態經濟耦合 土地利用變化 內生效應 外延效應 風蝕水蝕交錯區
摘要:研究風蝕水蝕交錯區退耕還林還草、坡改梯和淤地壩建設等綜合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經濟耦合效應,為保障生態經濟協調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以位于陜北風蝕水蝕區的府谷縣為研究對象,采用生態經濟耦合指數分析了土地利用變化的內生效應,通過土地利用結構及景觀指數的變化分析土地利用變化的外延效應,從內生和外延兩方面定量對比分析陜北風蝕水蝕交錯區生態經濟耦合效應。研究表明府谷縣從2000—2013年實現了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轉化,景觀類型的豐富程度和均勻程度上升,土壤侵蝕量明顯減少,生態經濟耦合指數從2000年的215.88 t/萬元減少到2013年的130.59 t/萬元。生態經濟耦合指數敏感性分析表明府谷縣梯田和坡耕地的變化對生態經濟耦合指數的影響顯著大于水澆地與壩地的影響。退耕還林還草、坡改梯和淤地壩建設等政策的執行不僅讓府谷縣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還使其經濟耦合內部呈現增益。
水土保持研究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必須是公開出版物,應在正文中引用處以右上角標的形式順序標出。
{2}請勿一稿兩投,自投稿之日起,凡三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書,作者可自行另作處理。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3}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分段,非公知公認的符號或縮寫第一次出現時應寫全稱。摘要全文不超過400字。
{4}文中請注明作者姓名、單位、職稱、郵寄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
{5}來稿內容涉及國家、省級科研基金資助者,請附基金復印件,我刊將給予優先發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