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zmphyb1 下胚軸 避蔭反應
摘要:光是一個重要的環境因子,影響植物生長發育的諸多方面。植物通過多種光受體感受環境中的光信號,其中以紅光與遠紅光受體--光敏色素的研究最為透徹。研究表明,將擬南芥phyB的104位點與361位點的酪氨酸(Y)殘基改造為苯丙氨酸(F)殘基可增強其活性。為了研究玉米光敏色素B1(PHYB1)的功能,構建了玉米光敏色素B1基因的3種重組質粒:pZmPHYB1∷ZmPHYB1WT、pZmPHYB1∷ZmPHYB1Y98F(對應擬南芥Y104F突變)和pZmPHYB1∷ZmPHYB1Y359F(對應擬南芥Y361F突變),并將其轉入擬南芥phyB-9突變體中,然后對轉基因株系進行表型分析。結果表明,ZmPHYB1可抑制phyB-9突變體下胚軸及葉柄的伸長;ZmPHYB1可與擬南芥AtPIF5互作并誘導下游避蔭反應響應基因和生長素合成基因的表達;Y98F和Y359F氨基酸的替換可增強ZmPHYB1的活性。研究結果表明ZmPHYB1在擬南芥中具有介導避蔭反應的作用,同時也將為玉米耐密株型改良提供參考。
生物技術進展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2}本刊各欄目歡迎讀者投稿,來稿不退,敬請作者自留底稿,一個月內如未收到采用通知,稿件請自行處理。
{3}參考文獻附于正文之后,所列文獻必須是文中提及的,與正文相對應的。
{4}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5}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單位、職稱職務以及研究領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