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康德 拉康 主體 精神分析
摘要:文章探討了康德絕對律令的當代解讀及其影響,所謂當代解讀肇始于雅克·拉康的文章《康德同薩德》。主要論述了現代性主體的定義、康德的普遍性概念及其影響以及拉康對以上兩點的批判,其主要問題在于,這些概念范疇與個體性人類存在及其實踐活動是怎樣相關聯的?拉康批判的標靶針對的是康德對主客體關系的理解,拉康哲學絕非康德主義,他對康德的解讀是為了更好地理解現代性的降臨和消亡。結論部分主要探討了現代性主體概念的消亡、新科學時代對人類主體及其周遭環境之間關系的影響。核心觀點是,盡管康德對現代科學時代的到來進行了概念化,但是過去兩個多世紀的經驗展示給我們的卻是康德所謂本體世界的枯萎、客體成為現實以及客體在日漸有力的符號系統中作為幻象的回歸。絕對律令同樣被證明無法保護個體的獨特性。因而結論部分旨在解答這樣一個問題:即作為能動主體的人類與超越了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支配性符號系統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要求:
{1}若文章的產出有資助背景,應標明基金項目名稱(含編號)。
{2}論文應包括題名、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全稱、摘要、關鍵詞、前言、正文、結論( 結束語) 和參考文獻。
{3}中文題名一般以20 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
{4}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不用公式和化學結構式、圖表、特殊符號等。表達力求簡單,不空泛,術語規范,一般400字符內。
{5}作者單位:單位全稱,省市名(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只標市)、郵政編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