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人道主義 美學熱 歷史啟蒙 審美主義
摘要: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和人道主義大討論直接構成了“告別歷史”的意識形態話語,而對“人的價值”、“人的主體性”的強調并非僅僅止步于政治層面的改革與調整,更是成為主體告別歷史的一種具有本體論價值的內在需求。“美學熱”的興起恰恰有著歷史和內在的合理性,實現了與人道主義思潮的內在呼應。文學審美場域中的人道主義表達和人性反思,提供了審美表征;而在哲學思想領域則出現了審美主義的興起、關于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研究以及美的規律問題的發掘,這些都實現了主體內在自由的表達;美學自身的學科屬性又決定了其與人文精神和人道主義有著內在的聯系。由此,在社會歷史和哲學文化的合力場域中,“美學熱”完成了從人道主義到審美主義的話語流變,也再次塑造了中國美學既注重審美超越,又關注人性啟蒙的面貌,進而能夠有效地面向歷史。
陜西理工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稿件中的圖片、照片應單獨提供,并注明來源。圖表、照片應有編號和說明文字,線圖、拓片應統一排列好并附線段比例尺。
{2}稿件請勿一稿多投。來稿時請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3個月內未收到編輯部處理意見,作者可以改投他刊,但須告知本刊編輯部。
{3}論文題目:應盡量簡潔、準確,一般不超過20字。
{4}文稿中的作者姓名按照作者承諾簽署順序在題名下方通欄居中排列,姓名下方加圓括號注明作者的單位全稱、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政編碼。
{5}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詮釋和說明,用數字加圓圈在右上角標注,如①②……,注釋內容排在頁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