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空冷槽 中低層切變線 對流輻合系統 大風區
摘要:利用常規氣象觀測資料、衛星產品和新一代天氣雷達產品等,對2017年7月4日發生在河南東北部的突發強降水天氣進行診斷分析。結果表明:(1)此次過程是以蒙古高空下滑冷槽侵襲副熱帶高壓西北側暖濕空氣為背景,在中低層切變輻合抬升作用下產生的,強降水落區位于地面倒槽頂端,此處有利于中小尺度輻合旋轉系統的形成,為對流的產生和維持提供動力抬升機制;(2)上冷下暖的溫度垂直分布,形成了不穩定的大氣層結;(3)0~2km較大的垂直風切變和相對較干的氣層,有利于上升氣流的傾斜和干空氣的吸入,從而使得對流風暴得以加強和維持;(4)云圖上東西兩路對流云團的合并加強,形成較強的中尺度對流輻合系統,在合并形成過程中產生強降水;(5)多普勒雷達圖上,多條雷暴出流邊界的不斷生成和合并為強對流連續發生和發展提供了動力輻合抬升條件,大范圍的入流風場中的大風區有利于強降水的形成和維持。
陜西氣象雜志要求:
{1}文內體例要求,一般以“一、”、“(一)”、“1.”、“(1)”作為文章層次,通過簡短的小標題方式提煉主要觀點。
{2}本刊有權對采用稿件進行刪節、修改。如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聲明。
{3}文稿需附300 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和結論4 部分,各部分用第三人稱撰寫,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需標引3~5 個關鍵詞。
{4}請在文末注明第一作者出生年份、性別、民族(漢族可不注)、籍貫、職稱或職務、學位或學歷、主要研究方向、詳細通信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及E-mail地址。
{5}基金資助信息:列出基金項目名稱與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