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知識 科普讀物 教育意義 中國數學 課外閱讀
摘要:數學科普讀物是人們通過課外閱讀增長數學知識的良好渠道,對讀者的知識面、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數學文化的吸收和傳播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中國數學課外讀物的引入和廣泛普及起始于民國時期,薛鴻達(1917-1968)為這一時期科普讀物的引進與傳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雖然他并非數學科班出身,卻十分關心中國數學科普事業的發展.
數學通報雜志要求:
{1}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2}刊物僅接受原創性稿件,來稿文責自負,恕不退稿,稿件寄出3個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
{3}注釋主要指釋義性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
{4}來稿須具有創新性、指導性、實用性;能代表技術前沿水平的論文;基金項目,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及獲獎論文優先錄用。
{5}中文關鍵詞標注3個以上,選詞要規范;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一一對應,英文縮寫應在第一次出現時先給出全稱。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