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兒童 主體性維護 好孩子 壞行為
摘要:主體性維護是個體體驗真實生存,保障精神健康的必要手段。在現實生活中,“好孩子”常表現出一些壞的行為。筆者通過呈現案例并對其進行現象學解讀,認為這種“好孩子”的“壞行為”,實際上是當他們受到來自外在壓力的威脅而感到焦慮不安時,常采用的維護其主體性的行為方式。因此,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面對“好孩子”的“壞行為”,首要的不是禁止“壞行為”本身,而是理解兒童的需要缺失和“壞行為”的產生機制,為其解決成長中的問題提供幫助。為此,教育者應轉換視角,密切關注兒童的主體性維護,學會理解與關心,并減少“好孩子”的角色預設,以端正的教育心態將之引領到主體性維護的正軌上來。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2}來稿或其主要內容必須未在任何其他公開出版物發表過,不存在任何違反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中文以外的其他語言的翻譯稿需同時提交附原文,并附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譯書面授權許可,文責自負。
{3}圖要有圖序、圖題;表要有表序、表題。文字、表、圖三者表述切忌重復。表格要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力求簡潔,主謂合理。
{4}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5}正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引用規范,數據準確。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