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社會性自我 同一性危機 特殊行為
摘要:“發現兒童”之后如何“理解兒童”是廣大教育研究者們一直思考研究的重要問題。本研究則聚焦兒童的某些“特殊行為”,從兒童豐富的情緒體驗出發嘗試理解他們的行為意圖。研究發現:“特殊行為”是教師作為他人的立場判定的,兒童“特殊行為”的背后隱藏著其原有的自我同一性失衡斷裂的危機,兒童采取這些“特殊行為”是為重建自我同一性進行的嘗試。這啟示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關注與保護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注意引導兒童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教育工作者應當對兒童的“特殊行為”從兒童情緒體驗意義出發,站在兒童立場上進行理解,切忌妄加指責,貼上道德標簽。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2}來稿或其主要內容必須未在任何其他公開出版物發表過,不存在任何違反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中文以外的其他語言的翻譯稿需同時提交附原文,并附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譯書面授權許可,文責自負。
{3}圖要有圖序、圖題;表要有表序、表題。文字、表、圖三者表述切忌重復。表格要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力求簡潔,主謂合理。
{4}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5}正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引用規范,數據準確。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