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鉬 共沉淀 吸附 ph 鐵鉬比
摘要:針對由于開采鉬礦產生的采選礦廢水和廢渣以及工業產生的廢水而造成鉬污染問題,以硫酸鐵作為混凝劑,采用共沉淀法研究時間、初始質量濃度、鐵鉬比、pH對模擬鉬廢水中鉬的去除效果的影響并與吸附法除鉬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共沉淀法對水中鉬的去除在1h內達到穩定,在試驗周期13d內沒有溶出現象.固定pH=4.00時鉬的去除率隨著鉬的初始質量濃度的增大而增大;鉬的初始質量濃度為200mg/L時,不同pH下的去除率隨著鐵鉬比的增大而增大;由于鐵膠體表面電位的變化,去除率隨pH的增大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且pH=4.50時去除效果最好,同時鐵鉬比為6時最高去除率可達99.6%.對比共沉淀法和吸附法(水鐵礦作為吸附劑)除鉬的實驗結果得出:鉬的初始質量濃度和鐵鉬比均相同時pH對兩者影響的整體趨勢一致,共沉淀法的去除效果好于吸附的去除效果,兩者的差異隨著pH的增大更加明顯.拉曼光譜顯示共沉淀除鉬體系發生了吸附行為,形成更穩定的表面結構,因此去除效果更好.
沈陽化工大學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須具有創新性、指導性、實用性;能代表技術前沿水平的論文;基金項目,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及獲獎論文優先錄用。
{2}本刊持有對稿件的刪改權,不同意刪改的請附聲明。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說明。因人力有限,恕不退稿。自收稿之日3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自行處理。
{3}文中如需插圖,請提供清晰的照片,或繪制精確的圖、表等,并在稿中相應位置留出空白(或用文字注明)。圖、表編號以全文為序。
{4}作者如對文章題名、責任者、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需做必要的解釋或說明,請在當頁用腳注表示;對于文章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請用“注釋”方式置于文后,序號用帶“[]”的阿拉伯數字表示,連續編號。
{5}一般三至四級標題為宜,不超過五級。正文字號字體均為五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0磅。一級標題應加黑居中。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