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時代 大學生 道德能力
摘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為應對新情況、新問題和新需要,高校應采取多種策略,從多種路徑入手,進一步提升當代大學生的道德能力。一是把提升大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作為根基,改革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模式,并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理論資源,與大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貼合,豐富道德認知方面的教育內容,并進一步結合時代特征,拓寬教育途徑,注重利用社會生活的現實影響提升其道德認知能力;二是把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情感能力作為著力點,增強情感性教育內容的比重,并充分發揮互聯網新媒體的優勢,開展課上與課下聯動式教學,并充分發揮教師個人魅力,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幫助學生成長為具有高尚道德情感的社會人才;三是以大學生的道德意志能力提升作為關鍵一環,并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文化資源,充分發揮我國道德資源積淀深厚的優勢,與當下中國社會發展現實緊密結合,貼合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得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資源煥發生機。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要求:
{1}屬于課題或基金項目的論文,請詳細注明類別、名稱及編號等內容。
{2}作者姓名用楷體小四號字,居中。作者署名位于文章題目之下,如有多位作者,右上角用數字“1”“2”……標注,單一作者不用標注。
{3}圖、表 、照片圖應清晰,線條圖用黑色筆在空白紙上準確繪出,另起一行附圖說明(文字要準確精練),并在文中插入位置寫明“見圖×”。
{4}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序號一律采用“①、②、③……”,且采用當頁腳注,每頁重新編號。
{5}正文內連續敘述中的序號采用①……;②……;③……。分級超過3級后用網括號如:“①”,“②”表示,并采用連排。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