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水系結構 水系連通 調蓄能力 荊南三口水系
摘要:基于1955年、1978年、1990年、2008年、2016年5個時期的河網單位面積槽蓄容量和單位面積可調蓄容量、河網槽蓄容量和可調蓄容量4個指標參數,對比分析了三口地區水系調蓄能力時空變化,運用相關分析法剖析了水系結構與調蓄能力的關系.結果表明:①河網槽蓄容量由1955年的9548.52萬m3減至2016年的7049.01萬m3,減少了26.17%;河網可調蓄容量由1955年的4696.39萬m3逐漸減至2016年的2461.13萬m3,共減少47.59%.②河網單位面積槽蓄容量和河網單位面積可調蓄容量具有明顯的等級差異,單位面積可調蓄容量以低等級河流(1、2、3級)減少幅度最大,而4級和5級河流的調蓄能力各指標參數減少值相對較低.③在5個時期中各水系區河網槽蓄能力和可調蓄能力均呈不斷下降的態勢,其中以藕池河水系區衰退程度最大,河網單位面積槽蓄能力和單位面積可調蓄能力最弱的是虎渡河水系區.④水系調蓄能力與河網結構特征、河流水文連通、水系連通度、水系連通性均在0.01水平上,呈顯著正相關.
水資源保護雜志要求:
{1}摘要300字左右。摘要與正文對等,不以第一人稱表述,不對正文評論,不要寫成提綱形式。避免使用“本人”“本文”“我”等字眼。
{2}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專有使用權授權書,該論文的專有使用權即歸本刊編輯部所有。
{3}全文圖表數據,統一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4}文內體例要求,一般以“一、”、“(一)”、“1.”、“(1)”作為文章層次,通過簡短的小標題方式提煉主要觀點。
{5}來稿若是各級基金資助項目、科研成果、獲獎成果的論文,請在首頁下方或文后標明。基金項目應注明項目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