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新生兒 聽力篩查 聽力損失
摘要:目的分析遂寧市中心醫(yī)院出生的25 684例新生兒聽力篩查結(jié)果,探討新生兒聽力損失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方法以2015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遂寧市中心醫(yī)院出生并接受聽力篩查的25 684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其中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新生兒1 733例(6.75%)。新生兒生后48小時應用TEOAE行聽力初篩,初篩未通過者在出生29~42天內(nèi)應用DPOAE和AABR復篩,復篩未通過者3月齡進行聽性腦干反應(ABR)、聲導抗及聽性穩(wěn)態(tài)反應(ASSR)等診斷性聽力檢查。結(jié)果25 684例新生兒中,初篩未通過率13.94%(3 581/25 684),復篩率81.51%(2 919/3 581),復篩未通過率12.23%(357/2 919),最終確診聽力損失患兒80例,檢出率為3.11‰;其中雙耳聽力損失54例(67.50%),單耳聽力損失26例(33.50%);輕度聽力損失34例(42.50%),中度19例(23.75%),重度17例(21.25%),極重度10例(12.50%)。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聽力損失總檢出率為4.10%(71/1 733),各高危因素聽力損失檢出率從高到低依次為:聽力障礙家族史(20.83%)、新生兒頭顱顏面部先天畸形(20.00%)、入住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24 h(4.35%)、宮內(nèi)感染(3.82%)、高膽紅素血癥(3.00%)、重度窒息(2.87%)、早產(chǎn)兒(1.41%)和低出生體重(1.02%)。結(jié)論本組新生兒聽力損失檢出率為3.11‰,有聽力障礙家族史、頭顱顏面部先天畸形、入住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24 h、宮內(nèi)感染、高膽紅素血癥、重度窒息、早產(chǎn)兒和低出生體重為新生兒聽力損失的危險因素,且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新生兒的聽力損失的檢出率更高。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要求:
{1}投稿作者務必注明詳細通信地址、電話及電子信箱,以便編輯部及時與您聯(lián)系。
{2}采用匿名審稿制度,稿件的最終審定由本刊編委會作出。
{3}提供中英文文章標題。文章標題和文內(nèi)小標題要簡明扼要。
{4}著錄的參考文獻應準確無誤,其內(nèi)容及順序是:專著——序號、著(譯)者、書名、卷次、出版社、出版年;期刊一一序號、作者、篇名、刊名、年份、卷期;報紙——序號、作者、篇名、報紙名、年月日、版頁。
{5}中文摘要:字數(shù)為150-200字。中文關(guān)鍵詞:選取3-5個文章核心術(shù)語。
注:因版權(quán)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