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原油類型 油源對比 烴源巖 自生自儲 營爾凹陷
摘要:在酒泉盆地營爾凹陷白堊系原油基本物性、地球化學特征分析的基礎上,主要利用飽和烴中甾、萜烷生物標志化合物指紋特征將原油分為A、B、C和D 4種類型,并明確不同類型原油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與烴源巖之間的親緣關系。A類原油主要分布于中溝組,屬于自生自儲的未成熟-低熟油。B類原油為下溝組上段自生自儲的正常成熟原油。C類和D類原油成熟度高于前兩類,其中C類原油來自赤金堡組烴源巖,主要分布于赤金堡組和下溝組下段;D類原油屬于赤金堡組和下溝組下段烴源巖生成的原油的混合,主要分布在下溝組下段和中段。不同類型原油平面上分層疊置且靠近斷裂溝通位置,原油整體在長沙嶺構造帶聚集成藏。已發現的不同類型原油的分布明顯受烴源巖、古隆起與砂地比分布等因素的控制,總體具有自生自儲、匯聚成藏特征,層控特征顯著。
天然氣地球科學雜志要求:
<一>文稿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準確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二>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及時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三>文章請勿一稿多投,審稿周期為一個月,自收到來稿一個月內郵件回復作者,如果一個月內未收到郵件回復,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四>論文題目:應盡量簡潔、準確,一般不超過20字。
<五>參考文獻,在每一文獻后加注文獻類別標號,專著標號為[M],論文集為[C],論文集內文章為[A],期刊文章為[J],報告為[R],博士論文和碩士論文為[D]。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