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四川盆地 湖相 頁巖油氣 地質條件 資源量
摘要: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工程技術的進步,頁巖油氣已經正式進入我國儲量序列,正在有序開發。通過巖心、露頭、鉆井、測井以及大量的分析化驗資料,對四川盆地侏羅系大安寨段湖相頁巖油氣的形成地質條件和資源潛力進行系統分析和評價。研究結果表明:①大安寨段湖相頁巖主要發育在大一三亞段淺湖、半深湖泥,有機碳含量平均為1.15%,有機質類型均以Ⅱ型干酪根為主,鏡質體反射率介于0.8%~1.4%,處于成熟—高成熟階段,頁巖厚度大,生烴能力強,具備形成頁巖油氣的物質基礎。②大安寨段頁巖以黑色、灰黑色頁巖與生物介殼灰巖不等厚互層為主,脆性礦物平均含量為63.4%含量較高;頁巖孔隙度平均為5.92%,儲集條件好,儲層發育微米—納米級孔隙,具備儲集頁巖油氣的儲集空間,有利于頁巖儲層的改造。③大安寨段湖相頁巖油氣具有埋藏淺、保存條件好、壓力系數高等優越條件,按照有機碳含量大于1.5%的范圍,計算頁巖油資源量為70×10^8 t,頁巖氣的資源量為3.5×10^12 m^3,結合大安寨段頁巖油氣評價指標,優選出射洪—遂寧—南充—蓬安—儀隴—南部頁巖油氣勘探有利區近1×10^4 km^2,并建議在公山廟、龍崗地區開展先導試驗工作。
天然氣勘探與開發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2}本刊優先采用緊跟學科前沿,有學術深度、理論創新、經驗提煉之原創性論文。
{3}稿件的參考文獻采用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要求,同時在文中對應,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標注為上角標。
{4}本書所有文章采論文格式,因此文章必須附有摘要與關鍵詞。
{5}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剮、籍貫、職稱、最后學位(或在讀學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