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四川盆地 長寧地區 裂陷槽 臺緣帶 晚震旦世
摘要:四川盆地安岳氣田位于德陽-安岳裂陷槽東臺緣,已探明近1×1012m3天然氣儲量。前期天然氣勘探開發揭示,震旦系-寒武系的德陽-安岳裂陷槽是油氣富集的有利區,但對其往南延伸情況及分布一直認識不清。通過對三維地震資料和鉆井資料的綜合分析,發現長寧地區發育震旦系-寒武系裂陷槽,并精細刻畫了該區裂陷槽的邊界與空間展布。研究揭示:①長寧地區臺緣帶筇竹寺組具有超覆現象,而燈影組地震削截特征明顯;②地震解釋震旦系燈影組厚度從臺緣帶至槽內顯著減薄,從臺內至臺緣帶有增厚趨勢;③該裂陷槽為德陽-安岳裂陷槽南延的東側部分。結論認為,四川盆地南部長寧地區裂陷槽周緣筇竹寺組烴源巖優越、臺緣帶燈影組丘灘相儲層發育,燈影組天然氣成藏配置條件好,區內臺緣帶為下步重要的勘探有利區帶。
天然氣勘探與開發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2}本刊優先采用緊跟學科前沿,有學術深度、理論創新、經驗提煉之原創性論文。
{3}稿件的參考文獻采用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要求,同時在文中對應,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標注為上角標。
{4}本書所有文章采論文格式,因此文章必須附有摘要與關鍵詞。
{5}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剮、籍貫、職稱、最后學位(或在讀學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