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輸油管道 油攜積水 油水速度 水相回流
摘要:輸油管道多采用水聯運或部分管道充水投油的投產方式。油頂水過程中管道低洼處殘留的積水可利用油流攜走,油攜積水至上傾管道后,積水在油流剪切力作用下沿管壁繼續向上運動。為了對油攜積水過程進行理論研究,基于油水分層流理論建立了上傾管道油水速度模型,分析了油品流速、油品性質、管道上傾角、管徑、水相厚度對水相回流比例的影響,得出了水相臨界回流參數,并采用該模型對西南成品油管道某些管段進行了具體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條件下,油品的攜液能力不同,處于兩臨界值之間水相僅部分回流;對于實際工程管道,油流的攜積水能力有限。研究結果為上傾管道油攜積水過程提供了理論支持。
天然氣與石油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首頁,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271269)”。
{2}來稿應具有學術性與理論性,并且在選題、文獻、理論、方法或觀點上有創新性。
{3}題目中除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外,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
{4}參考文獻要求所有稿件必須有參考文獻,應以作者親自閱讀的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為準,論著的參考文獻一般10~15條,綜述20~30條。文中參考文獻的注碼用方括號準確地標在有關文字的右上角。
{5}正文前應有200字左右中文摘要(說明文章的主要內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結論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