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李善注 古文化 研究的研究 選學 四線
摘要:古人說:“《文選》爛,秀才半。”我要說:“《文選》爛,學者半。”熟讀《文選》的人,至少已經是半個學者了。我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此書乃是我國中世紀的文化寶典,研究中古文化之一切問題,均離不開《文選》,對于文學史研究者來說,它更是不可或缺的枕中秘寶。而在祛除了“選學妖孽”的迷霧之后,《文選》受到了空前的推重。《文選》的誦讀之功,今人不如古人,《文選》的研究,今人常常在某些方面超越古人。就當代的《選》學研究而言,明顯分為四線陣營:第一線是關于《文選》本身的研究,包括作家、作品以及相關問題等等;第二線是關于以李善注為代表的古注研究;第三線是關于《文選》的傳播研究;第四線是關于《選學》史的研究,即對《文選》研究的研究。四線互補,氣勢磅礴,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涵蓋古今的《選》學體系。
銅仁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為了方便編輯部與作者取得聯系,投稿時請附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單位、詳細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以及其他作者的單位。
{2}編輯部有權對文稿進行修改、壓縮,作者若不同意,請在文末注明。
{3}論文標題要精練,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原始語種非英文參考文獻后同時附相應的英文項目,并注明其原始語種。
{5}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須說明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和結論,著重于創新與發現,以300字左右為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