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學刊雜志是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管,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一本省級期刊。
文博學刊雜志創刊于2018,發行周期為雙月刊,雜志類別為歷史類。
雜志介紹
文博學刊雜志是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管,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一本省級期刊。
文博學刊雜志創刊于2018,發行周期為雙月刊,雜志類別為歷史類。
Magazine introduction
《文博學刊》創刊以來,本刊堅持“傳播新理念,交流新經驗,于2018年創辦,面向全國發行的歷史類學術期刊。《文博學刊》雜志以其豐富的內容,融學術性與技術性為一體的特點,獲得了廣大學者的喜愛。它主要以雙月刊的形式出版,內容涵蓋考古學、博物館學、藏品研究、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等多個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其欄目包括考古前沿、博物新知、文物天地、遺產世界等,以及新設的“博物館人”、“青年論壇”、“文博書訊”等特色欄目,致力于打造特色專題,弘揚人文情懷。
該雜志不僅是文博學界重要的學術成果發表平臺,也是推動文博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它積極擴版增容,提升刊物質量,同時保持定價不變,以更好地服務學界。此外,它還致力于數字化復制、匯編、發行和網絡媒體傳播,為文博行業的學術傳播貢獻力量。總之,該雜志是一份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博領域學術期刊,它以高水平的學術成果和嚴謹的學術態度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
《文博學刊》刊登的內容涵蓋廣泛,包括專題研究、田野考古調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館藏一級品的介紹與研究,以及文物的科學保護與管理等。其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有專家論壇、文物保護與修復、原始文明、周秦光華、漢風唐韻、歷史縱橫、收藏與鑒賞、考古與發現等。
欄目設置: 考古前沿 博物新知 文物天地 遺產世界 青年論壇
Magazine introduction
{1}來稿必須觀點鮮明、新穎,資料翔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文字規范、通暢。
{2}稿件請提供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E-mail等。
{3}標題層次:使用國際通用的阿拉伯數字分級連續編號的國際層次序號表示法,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相隔,末位數字不加點號,一般不宜超過4層。
{4}注釋采用頁下注(腳注)的方式。頁下注(腳注)中引證文獻標注項目一般規則為:中文文章名、刊物名、書名、報紙名等用書名號標注;英文中,文章名用雙引號標注,書名以及刊物名用斜體標注。
{5}稿件摘要一般為200~300字,用第3人稱對全文內容進行準確概括,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結論等。
{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以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5 年文獻為主,一般不少于15 條,文獻按順序編碼制著錄。
{7}請勿一稿兩投,自投稿之日起,凡三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書,作者可自行另作處理。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8}圖表應有自明性,可用文字敘述的則不必用圖表,圖、表不要相互重復。照片應清晰、對比度適宜,顯微鏡圖應注明放大倍數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線式。圖表在文中出現處應標明“此處插入圖(表)”的方框。
{9}稿件摘要一般為200~300字,用第3人稱對全文內容進行準確概括,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結論等。
{10}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 ;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 ;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Magazine introduction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東路2號,郵編:510623。
本站無論任務服務,事先跟客戶都進行詳細溝通確認,如果沒有按期完成,由本站退還客戶支付的費用。但客戶單方面中止訂單,是不能退款的。
正常情況能滿足大部分的用戶,建議你提前一點時間,如果客戶特別需要加急,需要我們和雜志社溝通安排,如果確認可以會收取一定加急費用。
當然,我們會通過短信或電話主動溝通,匯報進展情況。您也可以撥打您的客服老師電話和我司設立的投訴電話。
雖然每天面對客戶的需求千差萬別,但我們只能保障盡我們的努力滿足您的要求,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的某個要求沒得到滿足,我們首先說聲抱歉,也請您不要失望,有問題還請繼續提問,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隨著現在各種網站層出不窮的誕生,騙子也越來越多,我們實體公司注冊,實體辦公,網站國家工信部備案,信息公開,可以查詢,從創辦初衷我們就是專注高質量的服務,客戶優先,注重質量。我們的具有保密性,我們對合作過程中的客戶信息安全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
Magazine introduction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東路2號,郵編:5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