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金融自由化 金融發展水平 資本配置效率 非均衡關系
摘要:當下我國金融資本"脫實向虛"、實體經濟"空心化"問題日漸突出,金融發展和金融自由化程度對實體經濟增長具有支持作用,厘清金融自由化在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之間的調節關系,有利于推進金融和實體經濟的互融互促。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國省際面板數據,運用三階段DEA和熵值法分別測算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和金融發展水平,采用系統GMM模型和面板門限回歸模型,探究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的關系以及金融自由化對兩者關系的調節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呈東、中、西部地區依次遞減趨勢;金融發展對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顯著存在以金融自由化為門限的雙門限效應,即兩者存在非均衡性關系。金融發展對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受金融自由化程度的負向調節。當市場化改革處于初步階段時,金融發展會促進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隨著金融自由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促進作用逐漸減弱,市場化改革漏洞凸顯,致使金融發展對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由正轉負,非均衡性抑制了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時本文分別探究了金融發展中金融規模、金融結構以及金融效率三個維度對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發現不同金融自由化程度上,金融發展各方面對實體經濟資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差異。最后根據實證結果并結合國情分別從金融自身發展及其自由化改革和實體經濟自身積累兩個角度提出對策建議。
武漢金融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及研究方向。
{2}來稿應具有學術性與理論性,并在選題、文獻、理論、方法或觀點上有創新性。
{3}標題為黑體14磅字,作者名宋體12磅字,正文宋體11磅字,腳注宋體9磅字。行間距為1.5倍行距。
{4}參考文獻:來稿均應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不含內部資料、文件、使用說明書等)。在稿件的正文中依次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段末右上角標出,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
{5}摘要最好用敘述性語言闡明全文的觀點、論據和結論,既要精煉又要言之有物,盡量不要空泛地概括全篇內容;忌用第一人稱;字數為150-200字。關鍵詞3-8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