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實踐 背景知識 關系情境 東盟 安全合作
摘要:東盟安全合作何以經歷從內向型到開放型、從"中立化"到"東盟中心"的轉變?傳統(tǒng)解釋通常采取結構主義分析方法,存在過度簡化現(xiàn)實的不足,未能就變化的觸發(fā)機制、合作的演進邏輯等問題給出令人滿意的解答。本文在借鑒實踐理論和關系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一種綜合性的分析視角。安全合作實踐是穩(wěn)定與變化的統(tǒng)一體,是在特定關系情境中以背景知識為導向的有意義的規(guī)律性活動。背景知識決定了實踐的邊界與方式,關系情境促使實踐者尋求安全關系的親疏均衡。在實踐中背景知識得到反復確認與鞏固,反過來增強了實踐的路徑依賴性,關系均衡狀態(tài)也有利于實踐延續(xù)。當遵循先前路徑的合作實踐與變化了的關系情境產生矛盾,實踐者的反思意識會被喚醒,推動實踐轉化和背景知識更新,促使實踐者尋求新的關系均衡狀態(tài)。從最初的中立化到柬埔寨沖突中發(fā)生轉變,再到冷戰(zhàn)后形成以東盟為中心的地區(qū)安全合作框架,本文通過考察東盟安全合作實踐,認為關于安全問題的背景知識和東盟所處的安全關系情境共同決定了東盟安全合作實踐的生成、運行和轉化。
外交評論雜志要求:
{1}量和單位符號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
{2}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本書編委會可能對來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jié),不愿修改者請事先聲明。
{3}標題之下如“(1)(2)”和“①②”序數(shù)不分行顯示。
{4}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外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外文文獻在后。
{5}來稿請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