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主場外交 國際話語權 國際形象 全球治理 新型國際關系
摘要:主場外交是在一國境內舉行的多邊外交活動,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領域,其目的在于促進本國的國家利益,增強本國的國際影響力。當前全球治理面臨民主赤字、效力不足、領導乏力等問題,要求中國等新興國家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隨著中國實力增強,國際社會也期望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中國需要創造更多的平臺與機會來促進國際共識和共同行動。十八大以來,中國通過大力舉辦和開展主場外交,提升國際話語權、加強對國際制度的參與和塑造、優化國際形象和增加國際貢獻,增強了自身的戰略能力,促進大國實力更有效地轉化為國際影響力,推動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有助于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目標。從博鰲亞洲論壇到G20杭州峰會,從塑造國際共識到促進共同行動,中國的主場外交取得了顯著成效,產生了重要影響,但也存在國內協調、政策落實、長效機制、成本優化等問題,需要在增強國際話語權的聚合作用、加強國際合作、提升制度效能、增加透明度等方面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外交評論雜志要求:
{1}量和單位符號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
{2}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本書編委會可能對來稿作必要的修改或刪節,不愿修改者請事先聲明。
{3}標題之下如“(1)(2)”和“①②”序數不分行顯示。
{4}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外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外文文獻在后。
{5}來稿請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