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浮游有孔蟲 globigerinoides ruber ssu rdna
摘要:Globigerinoides ruber是最常見的熱帶-亞熱帶浮游有孔蟲種類,被廣泛地應用于古環境重建。本實驗通過浮游生物垂直拖網采集熱帶西太平洋海區目標站位表層200 m以淺水體中的浮游有孔蟲,在體視顯微鏡下挑選出單個活體G.ruber(白色)個體,采用DOC法提取蟲體的總DNA,利用有孔蟲特異性引物擴增SSU rDNA目的片段。我們通過構建系統發育樹研究了G.ruber(白色)基因型多樣性,并比較了不同基因型G.ruber(白色)的形態差異和分布特點。ML/BI樹顯示:在熱帶西太平洋海區獲得的G.ruber(白色)樣本中,有兩大基因型Type I和Type II,Type I又包括Type Ia、Type Ib2兩種類型。Type I和Type II個體的形態特征和棲息環境存在明顯差異:Type I個體的三個房室呈顯著的球狀,主要分布在表層30 m以淺的水體中;Type II個體的三個房室呈扁平的近似球狀,主要分布在水深30 m以下的水體中。本工作是對熱帶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蟲DNA分子數據的重要補充,旨在為古海洋學重建提供更加精確的替代性指標。
微體古生物學報雜志要求:
{1}第一作者簡介應在篇首頁地腳處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及從事專業。
{2}不提倡引征作者自己的未刊稿,除非是即將出版或已經在一定范圍內公開的。
{3}文題:力求簡明、醒目、中文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字。
{4}參考文獻應標明所引用文獻的著者姓名、書名、出版地名、出版社名、出版時間、頁碼等。
{5}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文章內容特征的詞語,便于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動詞、連詞和介詞不能用作關鍵詞。每篇論文的關鍵詞為3~5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