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林斤瀾 小說集
摘要:現(xiàn)當代,浙江的溫州,有不少文學大家,如夏承燾、王季思、鄭振鐸、趙瑞蕻、琦君……林斤瀾和唐湜,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兩顆星星。林斤瀾生于1923年;唐湜比林斤瀾大三歲,1920年生。林斤瀾父親創(chuàng)辦滄河小學,當了幾十年的校長;唐湜父親也當過一段時間的小學校長。林斤瀾小學和初中各跳一次級;在省立第十中學(溫州中學前身),林斤瀾和唐湜是同學,唐湜比林斤瀾高一年,他們互相認識。林斤瀾13歲在學校發(fā)表第一篇作品《新路》。次年抗戰(zhàn)爆發(fā),山河震蕩,金鼓連天、風石火球、熱血化霧的時候到了,林斤瀾毅然到平陽山門,進入粟裕當校長的閩浙邊抗日干部學校。后來加入地下黨,到溫臺山區(qū),明里教書掃盲。
文學自由談雜志要求:
{1}提供作者簡介: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工作單位(寫到二級學院)、職稱或職務、主要研究方向或?qū)W科特長或從事何種專業(yè)技術工作、郵政編碼、電子郵箱地址、聯(lián)系電話。
{2}作者請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如三個月內(nèi)未收到稿件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文責自負。
{3}表要簡明,采用三線表,應有表序與表題。圖要精選,應有圖序與圖題。插圖要求布局合理,比例適當,大小適中,線條精細均勻,主副線分明。
{4}正文采用宋體五號。凡另起一行的整段引文用五號楷體,前(左)面縮進四格,后 (右)面不縮進。
{5}如果論文是科研項目成果,應在首頁腳注中注明。腳注應全文連續(xù)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