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前 后 認知隱喻 對外漢語教學
摘要:現(xiàn)代漢語中“前”“后”是既可以表示空間意義又可以表示時間意義的語素。漢英兩種語言中表達時間概念的“前”和“后”并非一一對應,“前”和“后”表示“未來”還是“過去”的差異主要基于“時間在動”和“自我在動”兩種隱喻系統(tǒng)。在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中,借助漢英認知隱喻對比的教學策略有助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留學生對“前”和“后”表達時間概念的認知理解,從而避免“前/后”所構成的時間詞語出現(xiàn)歧義現(xiàn)象。
外語教育研究雜志要求:
{1}稿件末頁請標明作者真實姓名以及準確的通訊地址、郵政編 碼、E-mail地址、聯(lián)系電話等。
{2}稿件需題文相符,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簡明、符合學術引用規(guī)范。
{3}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
{4}參考文獻:擇主要列入,10篇以內為宜,按文中出現(xiàn)順序排列。
{5}來稿應附3~8個關鍵詞。附20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理論研究不要寫成結構式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