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暴雪 交通事故 傷害
摘要:[目的]了解暴雪期間交通事故傷害發生特點,為制定災害干預策略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對2004~2006年威海市12月份的交通傷害發生情況進行分析。[結果]3年的12月,2005年交通事故發生率(1.24次/萬輛)最低,但致死率最高(42.35%)。1日內事故好發時段在17:00-、6:00~8:00,2006年在20:00多1個高峰。事故發生率與事故傷亡率2005年環翠區最高,2006年榮成市最高;2004年4市(區)相近。2004和2006年傷亡人員年齡集中在30-45歲,職業集中在工人與農民,交通方式以騎乘摩托車占第1位,為40.80%、37.17%。2005年傷亡人員的年齡、職業、交通方式較2004與2006年相對分散,交通方式為騎乘摩托車和步行并列第1,占30.59%,第3位是騎自行車.3者占77:65%。3年的傷亡人員的性別以男性為主,占75.22%~80.00%,且主要肇事人群均以機動車駕駛人為主.占92.55%-96.16%。[結論]晴朗天氣以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為主,雪天以預防交通事故的死亡為主;提高機動車駕駛人的綜合駕駛素質,開展全民性的交通傷害現狀、傷害預防知識宣傳,加強雪天交通傷害的急救措施,提高救治水平.降低交通傷害致死率是冬季預防交通傷害的關鍵。
現代預防醫學雜志要求:
{1}投稿時請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電子信箱等。
{2}請勿一稿多投,投寄稿件后1個月內末接到本刊稿件接受通知的,作者可自行處理。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3}來稿論文凡參引他人觀點,一般應引用原文,以雙引號標出,并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詳細標明出處;使用他人整理發表的文獻、圖版和數據資料者,亦請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相應標明。
{4}文章采用一、(一)、1、(1)、①的層次結構。
{5}有項目資助的須標明資助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