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非虛構寫作 真實觀 非虛構文學 真實與虛構
摘要:倡導“非虛構寫作”,往往特意強調與“紀實文學”“報告文學”等“傳統(tǒng)”文學概念的區(qū)別,意在凸顯作者的寫作姿態(tài),這是一種對過度遠離、逃避現實世界傾向的批判與撥正。面對隨之而來的對其真實性與文學性的爭議與質疑,則需要探究非虛構寫作的真實觀,重新反思文學創(chuàng)作中真實與虛構的關系。通過剖析非虛構寫作的文學追求、具體指向和寫作路徑,認為其實踐與闡釋,目的是通過營造“在場”的狀態(tài)來獲得“真實”。非虛構寫作中的“真實”具有三個不同層面的指向——物理實在、事理情理與精神感受,分別代表切實之“形”、邏輯之“理”和感性之“情”。而“在場”則是非虛構寫作駛向真實的通行證。沉浸式的情境、凸顯的自我和共在的他者,這三者共同營造了“在場”的狀態(tài)。當前非虛構寫作在藝術性與思想性、真實的性質與尺度等問題上的確存在種種局限,但作為一個可闡釋性、包容性更強的概念,它在真實過于泛濫的當下語境中,越發(fā)彰顯出自身的意義價值:重新關切廣闊的現實人間,挖掘觸摸大地的真實,重新審視看待真實的眼光、組織真實的方式,重新思考與厘定文學、虛構與現實三者之間的距離。
寫作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有則加。格式為“基金項目:基金名稱(編號)”。論文若系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本刊將酌情優(yōu)先發(fā)表。
{2}作者名字標在文章題目下方,作者單位標在文章結尾。注釋統(tǒng)一為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注釋序號與文中指示序號相一致,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①、②……。每條注釋獨立成自然段。
{3}題目力求簡明醒目、確切,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頂格排。
{4}參考文獻以與文稿內容密切有關的較近期著述為主,注意與原文核實。一般在10篇以上,綜述可酌增,不可引用內部資料
{5}要有3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至5個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