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基礎社會動機 社會行為 社會治理
摘要:基礎社會動機體系,是人類為實現生存繁衍的終極目標,管理社會生活中的威脅、挑戰與機會,形成的一套激發、調控行為的內在動力,從進化心理的角度提出了人們社會生活中的核心需求與動機。眾多研究顯示,它不僅對社會行為有廣泛影響,而且當激活條件持續存在時,會持續影響個體及一定區域人群的心理和行為。因此,基礎社會動機可以成為評估社會經濟秩序穩定性及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心理指標。目前國內有關研究尚少。未來研究應以基礎社會動機為切入點,探索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心理需求指標體系,探尋我國文化背景下基礎社會動機與社會經濟行為、社會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為社會治理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心理學依據。
心理科學進展雜志要求:
{1}來稿之基金項目名稱、編號務必標示。
{2}稿件必須用字規范,標點符號、計量單位、數字用法、圖表等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
{3}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
{4}本刊注釋一律采用國標形式,腳注尾注分開。引用文獻依次注明:作者、文獻名、出版社、出版年、出版時間、頁碼等項,并請核對無誤。
{5}正文的標題層次:層次序號采用“一、”“(一)”“1."“(1)”。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