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甘蔗 錳毒 黃化 基因型 差異
摘要:【目的】比較不同基因型甘蔗對錳毒黃化抗性的差異,為解決甘蔗幼苗黃化問題提供科學依據?!痉椒ā坎捎锰镩g和培養試驗,研究錳脅迫下幼苗的黃化、葉片葉綠素含量、植株錳鐵含量及基因型差異?!窘Y果】種植在該試驗地酸性土壤上的宿根蔗幼苗,新臺糖22全部黃化,而其它基因型的黃化率為33.3%?50.0%;贛56-261、F175的SPAD值顯著高于粵農75-159、粵糖70-129,斑231的SPAD值也顯著高于斑233。經0.5 mM MnCl2處理的甘蔗,其莖基部再次萌發的幼苗黃化癥狀中,新臺糖22比贛56-261、F175明顯。錳處理15 d后新臺糖22的生物量顯著降低,但其它基因型甘蔗的生物量降低不顯著。錳處理后新臺糖22的錳吸收量雖然顯著低于除贛56-261外的其它基因型,但錳向地上部及葉片的轉移系數顯著高于其它基因型。錳脅迫下,贛56-261、F175的幼葉片錳含量顯著低于新臺糖22,而鐵含量顯著高于粵糖70-129、粵農75-159和新臺糖22。然而,幼葉細胞壁中錳含量在不同甘蔗基因型間差異并不顯著。2個斑茅基因型植株的錳含量、分布、鐵素含量的差異也不顯著。【結論】甘蔗對錳毒黃化抗性存在明顯的基因型差異,其中贛56-261和F175為抗性基因型,新臺糖22為敏感基因型,而粵糖70-129、粵農75-159介于二者之間;此差異與錳的含量、分布及鐵素營養有關。
西南農業學報雜志要求:
{1}稿件如屬立項課題研究成果,請注明項目名稱及其編號,置于第一頁頁腳。
{2}本刊收到投稿后,會及時進行送審等工作,如逾3個月無回音,作者可自行處理,請勿一稿多投. 編輯部對錄用稿件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上的修改。
{3}圖與表文稿中,圖、表題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插圖請用計算機制作,照片必須清晰、規范。
{4}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5}引征應能體現所援用文獻、資料等的信息特點,能(1)與其他文獻、資料等相區別;(2)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等的相關來源,方便讀者查找。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