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明清 油茶 種植 商品化
摘要:元末明初,南方山區民眾開始利用油茶的油料價值,摘取茶子進行榨油。至明中期,油茶的種植逐步推廣,閩西和贛北地區是油茶種植的主要區域。此外,海南、浙江等地也有油茶種植,只是以零星的狀態存在著。清代時,贛北、閩西油茶進一步發展,并逐步向其相鄰地域擴展。主要由贛北、閩西向江西南部、中部擴展。湖南、廣東亦成為油茶的重要產地,其油茶種植主要集中在湘南、粵北和粵東地區。至清代后期,油茶已普遍種植于南方各山區。油茶種植也得到發展,除表現在其種植的地域愈加廣泛外,還表現在油茶產品的商品化,清代初期,茶油在部分地域實現了商品化,至清代中后期,特別是光緒年間,茶油進一步商品化。
咸寧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請同時寄送電子版和紙質文本,并注明作者姓名、最高學歷、職稱、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
{2}投稿后3個月內如沒有收到錄用或退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3}稿件題名應文題相符,簡明扼要,一般不超過20字。
{4}參考文獻時應在括號內按姓名、年份的順序注明該文獻,如(科斯,1946)。如同一年份中有一個以上文獻,可在年份后加a、b、c…如正文中已有作者名字,括號內可以僅注明年份。
{5}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